诸脉浮数,当发热而洒淅恶寒,若有痛处、饮食如常者,蓄积有脓也。是法也,可以发汗,汗生于谷也,即可以止汗,精胜而邪却也。
”此不冠以伤寒,又不言恶寒。邪之轻者在卫,重者在营,尤重者在胸膈,犹寇之浅者在关外,其深者在关上,尤深者在关内也。
以郁冒不仁为可刺之而得痊者,实神医之诊也。谓之孤阳,阴中无阳,便是死阴。
桂枝汤发营中汗,须啜稀热粥者,以营行脉中,食入于胃,浊气归心,淫精于脉故耳。先夏至日为病温,后夏至日为病暑,申明冬不藏精,夏亦病温之故。
脉浮,只讲得脉体之正面,诊者当于浮中审其强、弱、迟、数、紧、缓、滑、涩、弦、芤。若发热而利,汗出不止者死,是虚阳外亡,为有阴无阳,与少阴亡阳同义。